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排卵期出血是指两次正常月经中间的出血,也叫经间期出血,出血原因可由排卵期激素波动、卵泡破裂、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充血所引起。对于生育年龄妇女来说,排卵期出血是一个特常见正常的现象。但有些病理性的排卵期出血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多在排卵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少于正常月经,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且呈周期性发作,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最长不超过7天,并可伴不同程度的腹胀、腰酸、白带增多等症状,症状可轻可重,一般持续2-3小时,严重的持续2-3天,甚至更久。
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排卵期出血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
排卵期出血,即月经中期出血,是指两次正常量月经之间的少量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一般来说,排卵期出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是由于卵泡破裂,雌激素骤然降低引起子宫内膜突破性出血,一般出血时间3~5天之内,就会自止。如果是偶尔一次的话,可以不做处理,但是经常性的出现排卵期出血,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如果女性排卵期出血时间较长,且出血量较大,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这时候就要考虑是否一些妇科疾病导致的不规则出血,如子宫发育不全、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长期服用避孕药,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波动,过度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工作或生活环境改变,也有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造成病理性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正常不正常,主要要根据排血量的多少以及其他伴随出现的症状而综合判定。一.般情况下,排卵期出血量极少,对身体没有影响,不必治疗,也不影响受孕。如果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则可视为月经不调的一种现象,就需要去医院做检查了,同时还必须排除宫颈糜烂、宫颈息肉、黏膜下肌瘤等生殖道的其他疾病。
排卵期出血是女性特别常见的一种情况,导致排卵期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激素水平波动过大和子宫内膜慢性炎症两种。轻度生理性排卵出血,正常备孕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应注意分辨严重程度。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大于月经期(血量)的话,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不孕吗?
下一篇:痛经影响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