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经多年,B超检查却‘未见异常’,医生为何仍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断常被称为“医学难题”,因其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检查,很多患者需经历多次检查才能确诊。了解内异症的诊断方法,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配合医生明确病情。
临床症状与病史:诊断的“第一线索”
医生会首先通过症状和病史初步判断内异症可能,重点关注以下表现:
- 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月经初潮时无痛经,后逐渐出现经期腹痛,且疼痛逐年加剧;
- 周期性非经期疼痛:如性交痛、排便痛、尿频尿痛,症状与月经周期相关;
- 不孕或生育史异常:备孕1年未孕,或有多次自然流产史;
- 妇科手术史:如剖宫产、人工流产后出现腹壁瘢痕疼痛或盆腔痛。
影像学检查:B超与MRI的“定位”作用
- 经阴道超声(TVUS):
- 优势:无创、便捷、可重复,是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典型表现为卵巢内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包块,壁厚,内见细密光点(“毛玻璃样”回声),随月经周期大小可能变化;
- 局限性:对腹膜型、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如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隔病灶)敏感性低,易漏诊。
- 磁共振成像(MRI):
- 优势: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病灶(如侵犯肠道、膀胱的范围),明确盆腔粘连程度,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 适用场景:超声提示深部病灶、计划手术治疗或评估病灶与周围器官关系时。
实验室检查:CA125与抗子宫内膜抗体的“辅助”价值
- CA125检测:
- 意义:约50%-80%的内异症患者CA125升高,且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Ⅰ-Ⅱ期轻度升高,Ⅲ-Ⅳ期显著升高);
- 注意事项:CA125并非特异性指标,卵巢癌、盆腔炎等疾病也会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 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
- 意义:内异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约60%-80%会产生EMAb,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 局限性: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腹腔镜检查: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
腹腔镜是目前确诊内异症的最准确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
- 超声或MRI未发现明确病灶,但症状典型:如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腹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腹膜表面的异位病灶(呈紫蓝色结节、白色斑块或红色火焰状);
- 明确病灶范围与分期:根据腹腔镜下病灶大小、部位、粘连程度,可将内异症分为Ⅰ-Ⅳ期,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 同时进行治疗:在诊断的同时,可通过腹腔镜清除异位病灶、分离粘连、剥除巧克力囊肿,实现“诊断+治疗”一体化。
腹腔镜下典型病灶表现:
- 卵巢型:卵巢表面或皮质内的巧克力囊肿,囊内为暗褐色陈旧性血液;
- 腹膜型:盆腔腹膜、子宫浆膜面的紫蓝色结节、红色息肉样病灶或白色瘢痕;
- 深部浸润型:宫骶韧带增粗、结节状改变,直肠阴道隔可触及质硬结节。
不同类型内异症的诊断流程
- 疑似卵巢巧克力囊肿:首选经阴道超声,若超声提示囊肿直径>4cm,建议进一步MRI评估,必要时腹腔镜手术确诊;
- 疑似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结合症状(如排便痛、便血)、MRI检查定位病灶,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并评估侵犯范围;
- 无症状或轻度症状:若因不孕检查发现CA125升高,需结合超声和腹腔镜检查排除内异症。
内异症的诊断需“症状+影像学+腹腔镜”多维度结合,其中腹腔镜是确诊的“金标准”。患者应尽早到妇科或生殖专科就诊,避免因漏诊导致病情进展。
若出现继发性痛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CA125检测;超声异常或高度疑似内异症者,应遵医嘱接受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后尽早治疗,避免病灶扩大影响生育和生活质量。
上一篇:B超vs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该选哪一种?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