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are

010-56063320

我的囊胚是3BB级,细胞团B级、滋养层B级,成功率有多少?

首页 > 试管婴儿 > 试管婴儿流程 > 胚胎移植 >


“我的囊胚是3BB级,医生说内细胞团B级、滋养层B级,成功率有多少?”在试管婴儿治疗中,囊胚分级报告上的字母和数字组合,是患者最关注的“密码”。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的质量,究竟如何决定胚胎能否顺利着床并发育成健康胎儿?

 

囊胚分级:看懂报告上的“数字+字母”


分级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Gardner分级系统从3个维度评估囊胚:

发育阶段(数字1-6):代表囊胚腔扩张程度,5期(正在孵化)和6期(完全孵化)的囊胚着床能力更强;

内细胞团(首字母A-C):A级最优,如“紧密的细胞团”;

滋养层(尾字母A-C):A级为“结构致密的上皮细胞层”。

案例对比:
  • 4AA级:4期扩张囊胚,内细胞团A级,滋养层A级,着床率约65%-70%;
  • 3BB级:3期部分扩张囊胚,内细胞团B级,滋养层B级,着床率约40%-50%;
  • 2CC级:2期早期囊胚,内细胞团C级,滋养层C级,临床一般不建议移植。

 

内细胞团:决定胚胎“发育上限”的关键


与胎儿健康的关联:内细胞团的质量直接影响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发育缺陷。
  • 研究数据:一项纳入1000例试管婴儿周期的研究显示,内细胞团A级的胚胎,流产率仅为8%,而C级内细胞团胚胎流产率高达25%;
  • 常见误区:并非所有A级内细胞团胚胎都能成功——若滋养层功能差(如C级),可能因着床失败导致妊娠终止。

 

滋养层:胚胎与母体“连接”的桥梁


着床的核心环节:滋养层细胞在着床时分泌蛋白酶,溶解子宫内膜上皮,使胚胎“扎根”子宫壁,同时形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维持妊娠。
  • 影响因素:
    • 子宫内膜容受性:内膜过薄(<7mm)或有息肉、粘连,会阻碍滋养层侵入;
    • 免疫因素:母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可能攻击滋养层细胞,导致着床失败或反复流产。

 

提升囊胚质量的3个临床策略

优化卵子质量:高龄女性可通过辅酶Q10、DHEA等抗氧化剂改善卵子线粒体功能,减少内细胞团发育异常;

调整培养环境:采用“时序培养箱”模拟母体输卵管环境,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提升滋养层细胞活性;

PGT-A筛查:对反复流产或高龄患者,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A)筛选染色体正常的囊胚,降低因内细胞团遗传缺陷导致的失败风险。

 


囊胚分级是胚胎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但并非唯一标准。建议患者携带完整的胚胎报告(包括分级、培养天数、冷冻时间等)咨询生殖医生,结合自身年龄(<35岁成功率更高)、内膜厚度、既往妊娠史等制定方案。记住:没有“绝对完美”的胚胎,只有“最适合”的移植时机——科学决策,遵医嘱治疗,才能离“好孕”更近一步。

上一篇:冻胚培养过程详解,与囊胚培养有哪些关键差异?
下一篇:最后一页

自助预约

预约项目

联系我们

  • 010-56063320
  • 8:00-16:30 (节假日无休)
  • 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环院区生殖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号
  • 美中宜和天津院区生殖中心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东路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