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are

010-56063320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如何监测排卵?

首页 > 试管婴儿 > 试管婴儿流程 > 监测排卵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核心特征是雄激素过高、胰岛素抵抗,导致卵巢内多个小卵泡(直径<10mm)堆积,无法发育成熟,因此监测需兼顾卵泡质量与激素水平,避免盲目促排或频繁检查。以下是分阶段的监测策略:


自然周期:先调激素,再谈监测,周期第14天起评估

对于月经稀发(周期35天以上)但偶尔排卵的多囊患者,不建议急于监测,应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减重、控糖)或药物(如短效避孕药)改善激素水平(降低LH/FSH比值、睾酮)。激素正常后,从月经第14天开始B超监测,此时若卵巢内无优势卵泡(直径<10mm),可每隔3-4天复查一次,观察是否有卵泡逐渐发育;若连续监测2周仍无优势卵泡,提示该周期无排卵,需在医生指导下启动促排。

促排周期(克罗米芬/来曲唑):从用药第5天开始,警惕多卵泡风险

促排药物需在月经第3-5天开始服用,用药第5天(即月经第8-10天)首次B超监测,此时重点观察卵泡数量(避免超过3个优势卵泡,预防多胎)和大小。若卵泡直径<10mm,可每隔2天监测一次;当最大卵泡达14mm时,改为每天监测,并抽血查雌二醇(E2)水平(单个成熟卵泡E2约200-300pg/ml,过高提示卵巢过度刺激风险)。若卵泡直径达18mm且E2水平适宜,医生会注射HCG触发排卵,并指导24-36小时内同房,之后继续监测至卵泡排出。

警惕“卵泡黄素化”:成熟后不排出,需排查3大原因

部分多囊患者会出现“卵泡成熟但不破裂”(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表现为B超显示卵泡直径达20mm以上,持续不缩小且无盆腔积液。此时需排查原因:①激素异常(LH峰值不足),可通过注射HCG(5000-10000IU)促进卵泡破裂;②卵巢周围粘连,可能需腹腔镜手术松解;③心理压力过大,建议通过运动、冥想缓解紧张情绪。监测中若发现卵泡成熟后2-3天仍未排出,应及时告知医生,避免错过干预时机。

合并胰岛素抵抗:监测血糖+排卵,双管齐下

约50%-70%的多囊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会加剧排卵障碍。因此监测排卵的同时,需通过饮食控制(低GI食物)、运动(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或药物(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水平。血糖稳定后,卵泡对促排药物的敏感性会提高,监测时卵泡生长速度更规律,也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排卵监测需“个体化+耐心”,切勿因一次监测无排卵而焦虑。建议选择生殖专科医生,制定包含激素调节、卵泡监测、同房指导的完整方案,同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尤其长期用药者)。若促排3-6个周期仍未受孕,需进一步排查输卵管通畅度、男方精液质量等问题,必要时考虑辅助生殖技术(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

上一篇:促排卵期间吃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页

自助预约

预约项目

联系我们

  • 010-56063320
  • 8:00-16:30 (节假日无休)
  • 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环院区生殖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号
  • 美中宜和天津院区生殖中心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东路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