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are

010-56063320

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腺肌症的区别

首页 > 女性不孕 > 常见病症 > 卵巢性不孕 > 巧克力囊肿 >


发病机制


巧克力囊肿,医学上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某些原因,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当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囊内含有暗褐色、似巧克力样的黏稠液体,故而得名巧克力囊肿。

子宫腺肌症则是由于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充血、周期性出血导致的。子宫肌层内的一些内膜腺体侵入到肌层间质中,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这些异位腺体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生、出血和脱落,进而引起子宫肌层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使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形成局限性结节。


症状


巧克力囊肿的症状较为多样。常见的有痛经,这种痛经往往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发展,疼痛程度可能越来越剧烈,且多在月经开始前 1 - 2 天出现,月经结束后逐渐缓解。很多患者还会出现不孕症状,这是因为巧克力囊肿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排卵异常,同时囊肿周围的粘连也会影响输卵管的拾卵和运输功能。此外,巧克力囊肿破裂时,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是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由于子宫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加上子宫肌层收缩不良,导致月经量增多。痛经通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月经结束后逐渐缓解,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正中,常呈痉挛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交痛,这是由于子宫腺肌症导致子宫后倾固定,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引起疼痛。


诊断方法


对于巧克力囊肿,妇科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区有囊性包块,多为单侧,活动度差,有压痛。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能清晰显示囊肿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内部回声等,典型的巧克力囊肿在超声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内部有细密的点状回声。此外,血清 CA125 检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巧克力囊肿患者的 CA125 水平可能会升高,但一般不超过 200 U/ml。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地硬且有压痛,经期压痛更明显。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能观察到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有时可见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MRI 检查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清晰显示子宫肌层内的病变情况。血清 CA125 水平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也可能升高,且升高幅度可能比巧克力囊肿患者更明显。


治疗手段


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囊肿大小、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症状较轻、囊肿较小的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GnRHa 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达到缓解症状和控制囊肿生长的目的。对于囊肿较大(一般直径大于 4cm)、症状严重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剥除术、患侧卵巢切除术等。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同样要个体化。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 GnRHa 等,可使子宫缩小,缓解症状。对于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子宫切除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等。此外,还有一些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如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等,也可用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


并发症


巧克力囊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囊肿破裂、扭转和恶变。囊肿破裂多发生在经期前后,破裂后囊内液体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剧烈腹痛,还可能导致盆腔粘连。囊肿扭转则是由于囊肿体积较大,活动度好,在体位突然改变等情况下发生扭转,引起急性腹痛,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卵巢坏死。虽然巧克力囊肿恶变的几率较低,但仍需引起重视。

子宫腺肌症的并发症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子宫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尿频、尿急、便秘等症状。此外,长期月经量过多可能导致贫血,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总之,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腺肌症虽然都是与子宫内膜异位相关的疾病,但在发病机制、症状、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如果女性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切勿自行判断用药。

上一篇:患有巧克力囊肿能自然怀孕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自助预约

预约项目

联系我们

  • 010-56063320
  • 8:00-16:30 (节假日无休)
  • 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环院区生殖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号
  • 美中宜和天津院区生殖中心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东路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