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产检项目
双胞胎孕妇需完成与单胎相同的基础检查,包括:-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监测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宫高腹围(评估胎儿生长)。
- 血液检查:血常规(排查贫血)、血型、肝肾功能、血糖(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传染病筛查(乙肝、梅毒等)。
- 尿液检查:尿蛋白(提示肾脏问题或子痫前期)、尿糖(辅助诊断糖尿病)。
- 超声检查:早期(孕5-8周)确认双胎妊娠及绒毛膜性(单卵/双卵),中晚期监测胎儿结构畸形(如大排畸)、生长发育指标(双顶径、股骨长等)。
- 胎心监护:孕晚期(32周后)监测胎儿心率(正常110-160次/分钟),排查宫内缺氧。
针对双胞胎的特殊检查项目
- 更频繁的超声检查
- 频率:单绒毛膜双胎(共用胎盘)每2-4周1次,双绒毛膜双胎每4周1次,孕晚期可增加至每周1次。
- 目的:监测两胎儿生长速度差异(如腹围差>20%提示发育不均衡)、羊水量(过多/过少可能提示双胎输血综合征)、胎盘血流及宫颈长度(预测早产风险)。
- 绒毛膜性鉴定(孕10-14周)
- 通过超声判断双胎是否共用胎盘:单绒毛膜双胎(同卵)需重点排查双胎输血综合征、选择性生长受限等并发症;双绒毛膜双胎(异卵)风险相对较低。
- 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除评估唐氏综合征风险外,还可早期预测双胎输血综合征、心脏畸形等并发症。
- 单绒毛膜双胎需通过超声监测羊水差异(受血儿羊水过多,供血儿羊水过少)、膀胱充盈情况及静脉导管血流,必要时进行胎儿镜激光治疗。
- 双胞胎早产风险较高(约50%),超声测量宫颈长度<25mm提示早产风险增加,需遵医嘱进行宫颈环扎或药物干预。
- 唐筛对双胎准确性低,建议选择无创DNA(筛查常见三体)或羊水穿刺(确诊染色体异常),但需注意单绒毛膜双胎羊水穿刺需分别取样,风险略高于单胎。
- 孕28周后每2周产检1次,36周后每周1次,包括胎心监护、血压监测及超声评估胎儿体重,适时计划分娩(通常37-38周终止妊娠,降低胎盘功能下降风险)。
- NT检查(孕11-13⁺⁶周)
-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筛查
- 宫颈长度测量(孕16-24周)
- 无创DNA或羊水穿刺(孕12-23周)
- 孕晚期加强监测
- 并发症风险:双胞胎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羊水过多等,需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干预。
- 个体化调整:医生会根据双胎类型(单卵/双卵)、孕妇健康状况制定产检计划,如合并糖尿病需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双胞胎孕妇应选择有双胎管理经验的医院建档,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因产检不及时导致并发症漏诊。如有腹痛、阴道流血、胎动异常等情况,立即就医。
上一篇:胎儿镜能检查哪些畸形?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