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卵后第3天,肚子越来越胀,饭都吃不下,是不是OHSS?”高龄女性取卵后常因“年龄大、恢复慢”对OHSS症状更敏感——即使促排期间未出现异常,取卵后仍可能因残留卵泡继续分泌雌激素,引发腹水、胸水等延迟性OHSS。学会取卵后的“居家护理+风险识别”,能让你在恢复期少走弯路。
饮食管理:“高蛋白+控盐”是核心,避开3类“隐形风险”食物
取卵后3-7天是OHSS症状高发期,饮食需兼顾“补充营养”与“减轻卵巢负担”,重点遵循以下原则:
必吃清单:
- 优质蛋白:每天摄入1.5-2g/kg体重(如鸡蛋2个+瘦肉100g+鱼虾150g+蛋白粉20g),促进血浆胶体渗透压恢复,减少腹水生成。研究显示,取卵后高蛋白饮食可使OHSS发生率降低35%。
- 利尿食物:适量食用冬瓜汤(不加盐)、西瓜(200g/天)、玉米须水(煮15分钟后代茶),通过食物利尿减轻腹胀,避免依赖药物。
- 易消化碳水:选择小米粥、面条等低渣食物,避免便秘(腹压升高会加重卵巢水肿),可每天补充益生菌(含双歧杆菌的酸奶200ml)调节肠道功能。
禁忌食物:
- 高盐饮食:咸菜、酱菜、加工肉(如火腿)含钠量高,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腹水。每日盐摄入量需<3g(约半个啤酒瓶盖)。
- 产气食物:豆类、洋葱、碳酸饮料会引起腹胀,掩盖OHSS真实症状(如腹水加重),取卵后1周内需暂时避免。
- 活血食物:红枣、桂圆、阿胶等可能增加卵巢出血风险,尤其合并卵巢增大(直径>5cm)时需禁食。
液体管理:“量出为入”是关键,尿量比饮水量更重要
高龄女性取卵后易出现“口渴但不敢喝水”的误区,其实合理控制液体摄入+监测尿量才是预防OHSS进展的核心:
正确饮水方法:
- 每日摄入量:1000-1500ml(约5-6杯),包括汤、粥、水等所有液体,避免过量饮水加重腹水,也不能因怕腹胀而过度限水(可能导致血液浓缩)。
- 饮水节奏:少量多次(每次100-150ml,每小时1次),避免一次性猛灌,减轻胃肠道负担。
- 每天固定时间用容器测量尿量,正常应维持在800-1000ml/天。若尿量<500ml/天或连续6小时无尿,提示肾脏灌注不足,需立即就医,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白蛋白。
- 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正常,深黄色提示脱水,无色透明可能是饮水过多,需调整摄入量。
症状自我评估:从“腹胀分级”到“危险信号”识别
高龄女性对OHSS症状的耐受性较差,需学会通过“症状分级”判断
严重程度,避免延误治疗:
轻度OHSS(无需就医,居家观察):
- 腹胀轻微,仅下腹部不适,不影响进食和睡眠;
- 体重增加<2kg/周;
- 尿量正常(>800ml/天),无恶心、呕吐。
护理措施:每天记录体重、腹围(肚脐水平绕一圈),若腹围增加<2cm/天,可继续居家观察,加强高蛋白饮食。
中度OHSS(需联系医生,药物干预):
- 腹胀明显,进食减少,轻微恶心但无呕吐;
- 体重增加2-4kg/周,腹围增加2-4cm/天;
- B超提示腹水深度3-8cm(平卧位肚脐下3cm可探及液性暗区)。
干预方案:口服螺内酯(25mg/次,2次/天)利尿,同时输注白蛋白(20%人血白蛋白50ml,每周2次),暂停剧烈活动,避免卵巢扭转。
重度OHSS(立即住院,紧急处理):
- 出现以下任一症状需拨打120:
✅ 严重腹胀+呕吐(无法进食进水);
✅ 呼吸困难、胸闷(胸水压迫肺部);
✅ 尿量<400ml/天或无尿(肾功能受损);
✅ 头晕、意识模糊(血栓风险,OHSS患者血栓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10倍)。
活动与休息:“适度活动”比“绝对卧床”更安全
高龄女性取卵后常因“怕卵巢扭转”而长期卧床,反而增加血栓风险(OHSS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正确的活动原则是:
可做的事:
- 取卵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之后每天进行3-4次“慢走”(每次10-15分钟,步速<60步/分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 卧床时可做“踝泵运动”(勾脚-伸脚,每组10次,每天5组),活动小腿肌肉,避免静脉血流缓慢。
- 避免弯腰、转身、突然起身等动作(卵巢增大时易扭转);
- 不提重物(>5kg)、不剧烈咳嗽或打喷嚏(腹压骤增可能导致卵巢破裂);
- 取卵后1周内禁止盆浴、性生活,避免感染。
药物与医疗支持:哪些情况需要“外援”?
取卵后OHSS的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肾负担:- 白蛋白:仅在中度OHSS(腹水>3cm)时使用,20%人血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每周不超过2次,过量会增加心脏负荷。
- 利尿剂:螺内酯(保钾利尿剂)可安全使用,避免呋塞米等强效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 抗凝药物:高龄+重度OHSS患者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4000IU/天),预防肺栓塞、脑栓塞等致命血栓。
- 腹水导致呼吸受限(血氧饱和度<95%);
- 肝肾功能异常(胆红素>34μmol/L、肌酐>133μmol/L);
- 超声提示卵巢直径>10cm(扭转风险极高)。
39岁取卵后延迟性OHSS如何护理?
张女士(39岁,取卵8个,促排期间无异常)取卵后第5天出现腹胀、尿量减少(600ml/天),自行饮用大量水后症状加重。就医检查:E₂ 2800pg/ml,腹水深度5cm,诊断为“中度OHSS”。医生给予以下方案:- 限制液体摄入(1200ml/天),高蛋白饮食(鸡蛋+鱼肉+蛋白粉,总蛋白摄入120g/天);
- 静脉输注白蛋白50ml,口服螺内酯25mg/次,2次/天;
- 每天慢走3次(每次10分钟),监测尿量(目标800ml/天)。3天后腹胀缓解,腹水减少至2cm,顺利出院。
高龄女性取卵后OHSS可能“延迟发作”,即使促排和取卵过程顺利,也需在取卵后1周内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建议提前准备“OHSS症状记录表”,每天记录体重、腹围、尿量和症状(腹胀、恶心、呼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生殖中心医生。记住:OHSS是“可防可控”的并发症,科学护理+及时就医,能帮你安全度过恢复期,为后续胚胎移植打好基础。
上一篇:取卵数量≠成功率!长方案和短方案的“质量决胜法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