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患有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遗传病),同时长期服用降压药,做线粒体基因编辑治疗时需要停药吗?”线粒体遗传病由母系遗传的mtDNA突变引起,新型辅助生殖技术(如线粒体置换、碱基编辑)为患者带来希望,但合并其他疾病时,用药安全如何保障?
线粒体遗传病阻断技术的原理
线粒体遗传病(如LHON、MELAS综合征)因mtDNA突变导致能量代谢障碍,传统治疗效果有限。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通过早卵泡期mtDNA编辑技术,可精准修正卵子中突变的线粒体基因,阻断疾病传递。该技术需在取卵前对卵母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操作窗口期较短(约3-5天)。合并疾病用药的潜在影响
慢性病用药调整:高血压/糖尿病:ACEI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建议在促排卵前2周换用硝苯地平;二甲双胍需继续服用,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卵子质量。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将泼尼松剂量控制在10mg/d以下,避免免疫抑制剂对胚胎的毒性作用。
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
基因编辑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如dCas9蛋白)与部分药物(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可能竞争肝脏代谢酶,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建议治疗前进行药物基因检测(如CYP450酶活性分析),优化用药方案。
安全用药策略
多学科会诊:由生殖科、遗传科、药剂科医生联合评估用药风险,制定“治疗日历”(明确基因编辑、促排卵、用药的时间节点);动态监测:取卵前每日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确保药物代谢正常;
替代治疗:对高风险药物(如化疗药),可在基因编辑周期前采用药物假期(短暂停药),期间以非药物疗法(如饮食控制、运动)替代。
线粒体遗传病阻断技术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患者需选择具备资质的三甲医院(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合并其他疾病时,切勿擅自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无论何种情况,生殖遗传病阻断治疗与其他疾病治疗的协同,均需以“个体化评估”为核心。建议患者提前整理病史(包括用药史、过敏史、家族遗传史),前往正规医院的生殖医学中心或遗传咨询门诊,由专业团队制定治疗计划。记住,科学备孕的前提是“安全第一”,任何治疗调整均需严格遵医嘱,切勿轻信非专业建议。
上一篇: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导致中期胎停,这种病能保住孩子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010-56063320

010-56063320
8:00-16:30 (节假日无休)
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环院区生殖中心








